开栏语
今天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我院官微隆重推出一个新的栏目“常言道”!
“常言道”是国内 以炎症性肠病为主题的中医科普栏目,寓意为“肠炎道”;“常言道”的创作团队是以陈延教授医院炎症性肠病慢病管理团队,陈延教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骨干,强调中医科普的专业性是他的风格,所以本栏目也可理解为“肠延道”;本栏目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行文风格,为炎症性肠病患者选择中医方案出谋划策。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不明而且无法被治愈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两种类型。炎症性肠病的主要表现有腹痛、腹泻、便血等消化道症状,还有体重减轻、发热、食欲不振、疲劳、贫血等全身症状,同时还会出现各种瘘管、腹腔脓肿、肠道狭窄、梗阻、肛周病变(肛周脓肿、肛周瘘管、皮赘、肛裂)等并发症,严重的会出现消化道穿孔以及癌变等。由于其表现多端,涉及多个器官和组织,而且发病原因不明,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本病难以治愈,患者可能会因长期经受疾病带来的症状(如腹痛、腹泻、便血、消瘦)而痛苦,也可能因经济负担、长期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而害怕,还可能不得不减少工作量或换工作,甚至因患病而影响婚姻和家庭关系,所以,炎症性肠病也被称为“绿色癌症”。为使更多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受到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