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和超声技术的普及,床旁超声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急诊患者的快速诊断、即时评估和治疗带来便利,已被应用于急诊、重症、创伤、血管、产科、麻醉等专业。
国外急诊科医生应用床旁超声进行诊断或评估病情已十分普遍。美国急诊医师协会要求诊医生必须掌握急诊超声技术。欧洲、日本的急诊医生己普遍使用床旁超声协助诊治。而目前国内急诊科医生使用床旁超声的情况却是参差不齐,医院的急诊科己开始培训、推广床旁超声的使用,而大医院的急诊科在这方面尚属空白。
急诊超声是超声医学非常局限的一个方面的应用,相对简单,适合于每一个急诊医生使用。如:创伤检查、腹主动脉瘤、血管通路建立等。
床旁超声在急诊科的应用
一、创伤评估
急诊医师在胸部或腹部创伤患者的初步评估中,利用床旁超声进行游离液体的识别。创伤的超声快速评估法,利用超声检查腹腔内出血。检查操作快速,已经成为急诊评估腹部创伤的首选技术,如果初次检查阴性,可根据临床需要重复检查。有失血性休克的阳性检查表明腹腔出血,需要手术治疗。扩展创伤的重点超声评估用于胸外伤患者,检查包括心脏和胸部前侧的肋下切面。
二、目标导向超声心动图检查和休克评估
床旁超声检查的心脏评估采用目标导向超声心动图检查,有限数量的标准超声心动图切面视图,方便急诊医师快速评估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5种标准心脏切面视图包括胸骨旁长轴、胸骨旁短轴、心尖四腔、剑突下四腔和下腔静脉视图。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超声分析也可以包括在检查中,可迅速识别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的病因,如瓣膜功能障碍、左心室功能衰竭等,对这些疾病及早干预可挽救患者生命。
三、肺部超声
肺部超声检查使急诊医师能够快速评估呼吸困难患者的病因,判断是否存在气胸、肺水肿、肺炎、肺间质病变或胸腔积液。肺部超声与GDE检查相结合可对呼吸困难的病因和严重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对于呼吸困难的危重患者,肺部超声与胸部平扫CT有相似的诊断效果,并且优于床旁胸部X线。
四、心肺复苏
呼吸心脏骤停是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床旁超声检查可显示潜在的可逆性心脏骤停原因,如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右心室严重扩张伴大面积肺栓塞、低血容量、张力性气胸、心脏填塞、大面积心肌梗死等,为及早纠正这些病因争取时机。床旁超声检查可以识别没有脉搏的心脏收缩活动,区分真假停搏,并监测CPR期间的整个过程。此外,床旁超声检查还用于气道评估,有助于确认气管插管位置,确保足够的双肺通气。在复苏后阶段,超声可用于评估血容量状态和复苏后是否存在心肌功能障碍及严重程度;并据此可采用适当的液体治疗、药物干预或机械支持。
五、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
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人体深部组织结构,对病变进行准确定位以及实时观察病变的动态变化,避免严重并发症,据此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应运而生。目前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各种临床有创操作的安全保障。床旁超声检查可提高急诊医师实施的各种手术的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如胸腔穿刺、心包穿刺、区域麻醉、腰椎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困难的外周动脉和静脉导管插入、皮肤脓肿切开引流、关节穿刺、气道管理。
进一步推动国内急诊床旁超声检查的发展
床旁超声检查在我国急诊科的应用有初步的基础,但仍需发展和普及。要想加快急诊床旁超声检查的发展,就要提高急诊医师对床旁超声检查的认识,借鉴国外成熟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加强和规范急诊超声技术培训。急诊超声技术培训应该从急诊住院医师培训开始。鼓励急诊科成立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医师团队,并与超声影像科室互相协作,提升科室的超声检查应用能力。随着学习和掌握床旁超声检查技术的急诊医师不断增多,将进一步推动国内急诊床旁超声检查的发展。
未来,随着超声设备的不断更新,AI和AR技术的不断完善,配备云共享访问和远程医疗能力的超声将有助于急诊医师更好地开展。同时需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制定适合我国的急诊床旁超声培训项目及相关资质认证。